大部分中国人学英文的过程都有一种「磨难」之感。或许有极少数的人自幼即得天独厚,没感觉到背生字、记文法、苦练发音等等是一桩苦事,相信那肯定是少数。
我没研究过别的国家的青年在学外国语文时是否会跟大家学英文一样苦,但我认识几位需要修拉丁文的英国同学,其苦况和我在大学读楚辞和尚书时的感受很之相像-文字既看不明白;内容也非常陌生。若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凡学一种外国语文,第一需要看清它的应用层面有2、
(一)它是一种工具-一种认知其他「实质内容」的一种工具或方法,也可以说,它是本国语文以外的另一种专供传播用的「符号」。
(二)它是一种「内容实体」。比如读英文版的「低温物理学」、「神经生理学」,文字与语言所占的角色是非常次要的。
偶然也有第三种层面出现-比如两位外交官在密商一件条款;或两位剧作家在讨论一个剧本(当然是国籍不同,而一方或双方都需要用其母语以外的语文时),这个时候,被用的那种外国文字就需要在第一和第二两个层面都能发生用途才行。这是第一与第二两种层面的重叠用,是「外文」的最高境界。
可恼的是;当大家做学生,开始学英文时,从来不曾有老师给过大家这么了解的导向。绝大部分的大学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从初中一年级到大一业已苦读了七年英文,可是既不可以流利的讲,更谈不上写。能读的也不多。假如有少数几个可以把他所「熟知的内容」翻译成中文的,那就非常了不起了。我之所以特别提出「熟知的内容」,由于他实在没能力翻译他所不熟知的内容。
这种现象多年以来已引起广泛的讨论-众信大家的英文教学办法可能有了问题。照说,教学的目的应该不难厘定-至少从初中到高中这六年,学英文应该「首重」其「工具价值」-易言之,就是教学生学习如何去用「英文」这个工具。至于这个工具在学习的当时可以表达哪种「内容实体」,那是次要的问题。
事实上,问题并不这么单纯。由于任何语言文字都会「同时」显露一种「意义」。假如教程中容蓄的内容过于浅薄或十分深奥,都会挫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英文不可以像声乐,老师可以强迫学生每天练唱一些毫无意义的音阶,用来磨练发声。因此,不论读英文会话或文选,其「内容」(也就是教程)也相当要紧。不然学生不只没乐趣学,就是年年考一百分的学生,到头来他还是不可以「用」英文。这正好似今天的初高中国文课本中不乏很多经典之作的文言文,学生在考国文时都背得滚瓜烂熟,而所有背诵的文章无不辞章雅丽,内容精邃,或大方磅礴。可是,一般大部分的高中毕业生,不只作文程度欠佳,有的连一封信都写不通。这便是中国国文的教程和教学上有了问题。其实,英文也是一样。
除去「教程」(也就是「内容实体」)的问题外,教学法也是可以研究的重点之一。比如:英文老师如果是用中文上课、解说,在五十分钟一节课中有四十分钟说中文,十分钟说英文。这个时候,英文就「被」变成了「内容实体」,就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所要表达的事物。假如老师从头到尾五十分钟都用英文来讲,这个时候的英文才会成为一种表达的工具。这就是为何一些教会中学,由外籍教师担任初中一年级英文的学生总是英文程度好过一般中学的基本缘由。
学英文的功用有4、读、讲、译、写。我把「读」放在第一位,大致上是依据国内一般情形而定的。对大部分学过英文的人来讲,可以读-熟读英文书报杂志、有关资料的人,受益最大。由于英语世界中的出版品不只多种多样,水准高的也不少。一个人要想追求较多、较深,甚至较快的常识资讯,不从先进国家的出版品中去挖掘是不可以的。第二是「讲」,这只有对某些特别需要以语言为交流工具的人,才看上去要紧,其状况和「译」与「写」差不多。拿我来讲,大半生学英文,说、写、讲俱不够格,也受益不多;唯独在「读」这方面,确实获益匪浅,它扩大了我的常识采撷范围;也让我有机会常常接触得到第一流人物的智慧与笔锋。
事实上,学「读」更不是容易事。由于英文天地里每天有新字,假如靠中文字典,根本无济于事。因此,不但要了解借助英文字典,而且还要了解哪一本字典最新?与有哪些特别。不久以前,我读到light-headed一个字,就在字典上查不到,虽然猜想它可能是heavy-headed的反义字,可是没字典就是没把握。我请教英文中国日报总编辑朱良箴兄,他说没见过这个字;再请教中央社总编辑冷若水兄,他终于在一本一九八三年出版的字典里查出来了。字典对于学英文的人,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我常常感觉到:学英文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都不可以停。由于除去它的「工具」性能外,事实上它是一种「文化整理」的工具。大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有的观念常常不是对等的。有些情形中文的形意较大;有些英文较大;在这「大小有别」的状况下来辨识一个字的内容,那是绝顶困难的事。由于那时候便已超越了语文的阶层,而进步到「学问」的范围来了。比如Sonata这个字,无论译成奏鸣曲或者是「朔拿大」,假如没研究过音乐的人,都不会懂。其他像 perspective, comprehensive 这类英文中的常用字,也都不是一个中文字词所能涵盖的。这正如外国人学中文一样,像「太极」这个字,有人译成 absolute,根本不可以表达太极这个字的整个内涵。
因此,我常常自勉:学英文是一辈子的事。每天会遇到新字,新的「内容实体」,要每天查字典,或请教高明。这其中,苦乐参半,不过若算总帐,用功的一直比较合算的。